-
DeepSeek持续火爆,科技领域驱动满满
三大指数高开低走,之后维持震荡格局,一度携手翻绿,沪弱深强特征凸显。
...2025-02-05 -
DeepSeek强势出圈,AI应用有所表现
三大指数全天走势分化,沪强深弱特征明显,上证指数维持大部分维持红盘运行,尾盘集合竞价翻绿。
...2025-01-27 -
大模型企业产品再升级,AI产业链携手表现
三大指数低开震荡走高,深成指、创业板涨幅靠前。
...2025-01-24 -
从Chat走向Act,智谱AI概念逆势走强
三大指数收盘分化,中小创相较弱势,深成指跌幅居前,跌-0.49%。
...2025-01-23 -
美升级出口限制,AI算力国产化加速
三大指数收跌,沪指跌幅居前,跌-0.89%。
...2025-01-22
三大指数全天收跌,深成指跌幅居前,跌-1.03%。
盘面上,大金融板块全天护盘,银行、保险、石油石化、电力股强势,微盘股跌幅居前。中小市值高标个股大幅下跌,全天200多只个股跌停,赚钱效应明显减弱。
市场面,12月重要会议结束后,市场对于政策的博弈告一段落,在人民币大类资产配置框架下思考,银行股仍将是确定性强的方向。年底和年初将步入保险开门红增配季,股息高、波动低、经营稳的银行品种预计仍是险资增配方向。
技术面,30分钟级别,指数延续跌势趋势调整,策略上,短期阶段性提示控制仓位,分析上,当前调整中枢延续,短期空头趋势为主,操作上,控制好仓位,耐心等待明显止跌后再次介入机会。
为了帮助投资者朋友更好的把握高股息方向机会,源达研究院梳理了相关利好行业逻辑与质优个股:
1.1银行
拥挤度上:当前银行拥挤度接近历史50%分位,并未出现过度集中投资现象。从细分贡献角度来看,成交金额占比和动量贡献的上升,反映出市场活跃度和股价上涨动能正在增强。同时,波动率的下行趋势表明银行股正展现出稳定上涨的低波动特性。
估值低位且持续提升:银行股的相对估值水平仍然处于历史低位,估值的持续提升受益于房地产市场政策支持和市场对红利风格的偏好。
筹码结构优化:经过2021至2023年的调整,银行板块筹码结构显示出低位反转的潜力。年初至今的回升表明筹码向上发散,预示着温和上涨阶段,上方阻力位较弱,为股价提供了上升空间。
1.2银行重点标的
1)工商银行:工商银行作为国内体量最大的商业银行,夯实的客户基础、突出的成本优势、稳健的资产质量以及持续完善的综合化经营能力都是其穿越周期的基础,伴随其“GBC+”战略的逐渐深化,资金内循环以及客户粘性的提升都有望为其提供稳定的业务需求。
2)邮储银行:邮储银行在零售、普惠、三农、绿色等领域具备客户优势,规模增长预计快于可比大行。公司优势领域受国家政策支持力度较大,相关贷款品种利率或随市场进一步下降,叠加LPR重定价逐步推进,预计净息差仍面临压力。鉴于贷款降息放缓,存款重定价也会缓解负债端压力,预计净息差斜率放缓。公司历史包袱小,客户基础良好,风险管理扎实,预计资产质量保持优异。
2.1石油石化
紧平衡格局或延续,看好油价偏强震荡。从2024年初至今的国际油价走势上看,在红海危机、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持续发酵下,中东地区不确定性风险强化,推升原油价格持续走强。中长期看,供应端在OPEC+一季度宣布延长减产、美页岩油产量增长乏力以及BP、雪佛龙、埃克森美孚等国际石油巨头公司逐步削减自身计划资本开支总量等背景下,有望促使国际原油市场供给趋紧。我们认为,在全球原油整体紧平衡格局维持的背景下,2024年油价有望继续维持中高位水平。
增储上产精益管理,长期注重股东回报。在国家能源安全自主可控的背景下,三桶油勇担重任,2023年中国海油/中国石油/中国石化油气当量产量同比+8.7%/+4.4%/+3.1%。根据各公司生产计划,预计2024年中国海油/中国石化/中国石油油气当量产量同比+4.7%(取中枢产量目标)/+1.0%/+0.4%。高油价环境增储上产,利好企业上游板块利润增厚。在此基础上,中国石油、中国石化深度推进减油增化和老旧炼能的存量替代,随上下游一体化程度加深,企业抗油价风险能力显著提升。此外,作为央企改革排头兵,公司长期注重股东回报,2023年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分红比例分别约72.1%(含回购,不含回购约68.2%)/50.0%/43.6%。
2.2石油石化重点标的
1)中国石油:公司作为国内陆上油气勘探开发龙头,同时上游板块景气度仍处于相对高位,叠加公司一体化布局,在油价中高位背景下业绩释放潜力较大,同时公司作为油气领域国央企龙头,有望受益于国央企深化改革,其内生成长性或将持续释放。
2)中国海油: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海上石油及天然气生产商,从事原油及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生产及销售,国资委为实际控股人。公司油气资源丰富,拥有中国海域95%以上的探矿权,并在多个海外巨型油气田重点区块持有权益,截至2023年公司油气储量达67.84亿桶油当量,2023年公司油气产量达185.76万桶油当量/天。此外,公司经营现金流稳健,且注重股东回报,2015年来股利支付率大多超过50%,并承诺2022-2024年股利支付率不低于40%。
3)中国石化:公司是国资委控股的石化一体化龙头企业。有别于另两桶油,公司业务侧重中下游炼化和成品油销售,业绩表现穿越油价周期,ROE表现稳中有升,2001-2023年ROE中枢约11%。同时,公司重视股东回报,分红比例高。
3.1家用电器
内需:以旧换新所代表的家电更新需求为重要的增长动力。23年空调、冰箱、洗衣机、电视的实际报废率分别约为27%、42%、66%、82%,存在大量应报废而未报废的耐用家电处于超龄服役阶段。在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推动下,我国老旧家电或进入加速报废阶段,空调、冰箱的实际报废率有望实现跃升。
外需:看好长期出海前景。24年以来,受海外库存回落和消费需求回暖影响,家电出口数据表现亮眼。我们认为不论是耐用消费品还是可选消费品,以下两类的出口型企业有望实现可持续的增长:1)拥有自主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对于国内的小家电企业而言,在海外拥有自主品牌、不断拓展新客户、新渠道、新市场的企业或具有更强的抗周期能力。2)布局成长性品类的企业:在市场较为成熟的情况下,具有高成长性、渗透率提升逻辑的品类或更容易维持稳定增长,如扫地机器人、电动两轮车、热泵等品类。
3.2家用电器重点标的
1)美的集团:美的集团作为主要产品品类皆占据领导地位的全球家电行业龙头,以科技领先为核心,实现ToC和ToB业务并重发展,推动国内和全球突破双重质变,在双循环、国产替代、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之下,新的成长空间已经打开。
2)格力电器:公司作为空调行业龙头,随着一方面公司渠道改革进展顺利,品牌竞争力逐步恢复;另一方面地产、成本等抑制行业需求的因素逐渐缓解,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推进,公司营收业绩有望双增。从远期来看,一方面空调行业量价两端仍有提升空间,公司有望受益;另一方面公司多元化动作频繁,有望依靠储能、热管理等业务打开第二增长曲线发展成多元化工业集团。